1月22日一大早,萬州區龍駒鎮梧桐村脫貧戶張定美就在自家院里忙開了:隨著一瓢瓢飼料揮灑而下,雞群從雞架上飛落,圍住他搶食。
“它們可是我家的‘金鳳凰’。去年我賣出了2000多只蘆花雞,收入20多萬元。”他有些自豪地說。
張定美口中的“金鳳凰”,是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的蘆花雞。2017年,萬州在濟寧市的對口協作支援下,引進這一品種,并創新“五養”新模式,建成國家 級保種場蘆花雞西南繁育中心,生產廠房1萬多平方米、散養基地1000余畝,年出欄蘆花雞16萬只、產蛋3000萬枚。
目前,萬州蘆花雞已發展為產值過億元的大產業。
梧桐村引來“鳳凰”
梧桐村所在的龍駒鎮,曾是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梧桐村山林坡地多、平地少,全是巴掌田、雞窩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發展。
但這樣的地形地貌,卻很適合發展林下養殖。
2017年11月,萬州區引進山東金秋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魯渝農牧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攜手梧桐村聯合發展蘆花雞產業。
梧桐村的蘆花雞是生態散養,山林田野就是天然的養雞場,而養殖過程中重要的是防疫。
濟寧市多次派出專家,到龍駒鎮傳授養殖技術和防疫措施。萬州區農業技術專家也定期上門服務,為蘆花雞基地內培養專業養殖技術人才。
引進汶上蘆花雞的第 一年,梧桐村飼養的5000余只蘆花雞順利上市,收入60多萬元,村集體首 次實現了分紅。
“五養”新模式帶動農戶增收
為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持續化、科技經濟化的有機融合,山東金秋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魯渝農牧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推出了消費領養、社會認養、區域聯養、分戶散養和托管代養“五養”新模式。
消費領養,是指幫扶單位通過消費幫扶,認購一定數量的蘆花雞。
社會認養,是指消費者先購買雞苗給農戶飼養,到養殖周期完成后再回購回去,增加農戶的收入。
區域聯養,是指區內外養殖戶簽訂合作協議,基地給養殖戶提供雞苗,養殖戶建養殖場并帶動農戶增收。
分戶散養,則是幫扶單位、養殖企業幫扶大部分,農戶自己承擔一點,買回雞苗養殖,再由企業統一保價回購。
托管代養,是針對沒有勞動力的困難群眾,企業給每人代養50到100只,銷售后給他們分紅,幫助他們增收。
“五養”新模式形成了穩 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魯渝農牧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每年要向梧桐村集體兌現固定分紅16萬元,并帶動200余人次就業。
與此同時,這種新模式充分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去年共帶動西南地區和周邊區縣2000余戶發展蘆花雞養殖,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延伸產業鏈 產值過億元
在濟寧市的協作支援下,萬州蘆花雞養殖產業得到發展壯大,并輻射到了西南片區。
為將西南片區的蘆花雞養殖、加工從業人員聚集在一起,形成發展合力,2020年,萬州區成立蘆花雞產業聯合體,形成育雛、養殖、飼料加工、餐飲服務等全產業鏈。
在梧桐村,魯渝農牧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建成占地52畝的國家 級保種場蘆花雞西南繁育中心。中心擁有1萬平方米的生產廠房,配有種雞、蛋雞、孵化、育雛車間,形成了年產3000萬枚雞蛋、500萬只出殼苗、70萬只脫溫苗的產能規模。同時,該公司配建了占地1000畝的山地原生態散養基地、650平方米的屠宰冷鏈倉儲中心和1000平方米的精深加工車間,可年出欄山地蘆花雞16萬只。
魯渝農牧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負責人牟桔豐介紹,隨著蘆花雞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喜愛,公司成立了蘆花雞研發加工中心,銷售蘆花白條雞、脫溫雞苗、蘆花雞蛋、蘆花雞湯米線等加工產品。
目前,萬州蘆花雞已發展壯大成為年產值過億元的產業。
未來,萬州區還將采取“公司+村集體+農戶”模式和“前庭后院、小戶養殖、大面覆蓋”的方式,帶動更多農戶養殖蘆花雞,并聯合中國農大建立蘆花雞教授工作站,聯合重慶三峽學院等高校研發新產品,同時開展蘆花雞產業倉儲物流建設。
山東金秋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汶上蘆花雞保種場
中科院吳常信院士工作站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汶上蘆花雞
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汶上蘆花雞
山東省農產品區域企業品牌汶上蘆花雞
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汶上蘆花雞蛋
上一條:日照市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來金秋農牧公司考察調研汶上蘆花雞發展保護工作 | 下一條:山東省科技特派員濟寧市蘆花雞產業服務團開展技術交流指導 |